安规网

 找回密码
 注册安规
安规论坛 | 仪器设备 | 求职招聘 | 国家标准 公告 | 教程 | 家电 | 灯具 | 环保 | ITAV 签到 充值 在线 打卡 设备 好友| 帖子| 空间| 日志| 相册
IP淋雨机 | 证书查询 | 规范下载 | 资质查询 招聘 | 考试 | 线缆 | 玩具 | 标准 | 综 合 红包 邮箱 打卡 工资 禁言 分享| 记录| 道具| 勋章| 任务
水平垂直燃烧机 | 针焰 | 灼热丝 | 漏电起痕
IP防水防尘设备|拉力机|恒温恒湿|标准试验指
灯头量规|插头量规|静风烤箱|电池设备|球压
万年历 | 距元旦节还有
自2007年5月10日,安规网已运行
IP淋雨设备| 恒温恒湿箱| 拉力机| 医疗检测设备沙特Saber 埃及COI 中东GCC|CoC直接发证机构水平垂直燃烧机|灼热丝|针焰试验机|漏电起痕试验机
灯头量规|试验指|插头插座量规|灯具检测设备耐划痕试验机|可程式恒温恒湿试验箱 | 耦合器设备广东安规-原厂生产-满足标准-审核无忧
查看: 3109|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安全事故] 地铁门设计或维护缺陷导致女乘客被夹跌落身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0-7-8 08: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广东安规检测
有限公司提供:
原载:http://news.ycwb.com/2010-07/07/content_2569577.htm
2 d. ~/ g1 B5 J7 g2 {0 `" _1 ?, a) O' h1 x0 @# M
新快报讯 据《新民晚报》报道,5日晚6时16分,上海轨交2号线中山公园站发生一起意外,一列列车正在关门作业时,一名中年女性乘客欲强行上车致手腕被夹,在列车启动后其又与安全护栏撞击并跌落在站台上不幸身亡。
6 o: e! N' y/ x2 p# M' h5 U欲强行上车致手腕被夹
1 W! a6 C6 ]+ \: Y$ c; u记者随后赶到现场,地上还有斑斑血迹,警方正在勘察,地铁工作人员则拿着杆子捞起一只落在铁轨上的女鞋。
! C2 A4 E  d& A! K- n  N据轨交部门介绍,5日晚6时16分,轨交2号线中山公园站往浦东方向的209号列车正在关门作业,列车警示用蜂鸣器同步响起;突然,一名中年女性乘客在车门即将关上之际,将手伸进门中欲强行上车致使手腕被夹。- O3 b9 W- {5 w. @3 y
站台服务员发现后,立即上前帮助该乘客向外拽拉,但未果。此时列车启动,并带动该乘客,造成其与安全护栏撞击跌落在站台上。120急救人员闻讯赶到将她送往医院,但其经抢救无效死亡。/ P! P1 \% y% K( _$ B
目前,警方已介入调查,同时车站已与乘客家属取得联系,积极做好善后事宜。事故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5 `8 B/ V' j( S
对此,轨交部门提醒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应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列车车门即将关闭时强行上车,以避免发生意外。8 Q8 D# |5 e! N5 T! f/ a
地铁集团将调查事故责任" D" J# k7 r! r* J/ L- {
事故发生后,申通地铁集团连夜召开会议,要求全系统认真剖析这一事故,会同**部门查明事故责任原因,认真做好善后处置工作。, c6 g' q- a# r) R1 l
申通地铁集团明确要求各单位举一反三、强化管理,坚决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确保上海地铁安全运营。
( y: Z6 Q, E6 {6 t* q3 Z记者调查- O+ b" S- m9 `- @( K" d& D5 v7 q2 `
疑问一 / E  P9 t( J- m
车门夹异物为何车子开动?
4 U' i: ?  Q) v% |. U记者在昨天的各论坛发现,不少市民对“车门夹着乘客的手却开动”了表示疑问。一般车门被异物夹住无法闭合时,该车门上方的警示灯会变为红色,同时车辆无法启动。这次事故发生时,车门同样夹着乘客了,可车辆不仅没有发出警报,还正常启动了。3 l; D* J0 l1 B4 U' t8 k
/ R' C9 U4 Q( \! J
' X+ A) C2 B; b  e& E
记者就此采访申通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无法确切给予答复。不过记者通过专业人士了解到,原来此次出事的列车,是2000年-2002年间购进的AC02型交流电动车组,这类列车制造年代较早,车门采用气动方式开启关闭。与现在新线上的列车都是电动门,有感应受到阻力门便关不上不同,这些老车门式机械式的,没有电子感应,门间有橡皮条缓冲,只要门卡到位就能关上,而门关上的话列车就能启动。业内人士猜测,可能由于启动车门本身的缺陷加之使用时间过长,导致了被夹时没能及时停止关门动作并发出报警。
3 t* [; O& e: X7 P+ ]- ]9 r
8 P: t  O: Y: ]+ a: k. H9 X. `$ K  I! K( o, k. ]6 D& ~5 `
疑问二
& t1 N1 L# i$ V5 C; l, s- q% `) l司机为什么没能及时发现意外?
/ [- e( c% ]0 N. p+ v“车门关上后,一般站台工作人员都要挥动小绿旗,司机会不会没有看到小绿旗就开车了?”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昨天晚上来到了中山公园站实地考察。在往浦东方向的车头位置,记者向车尾看去,却看不到车尾,原来中山公园站是个内弧形站台,从车头位置最远只能清楚地看到3-4节车厢,后面四节车厢站台根本看不到。- a" V/ P" b5 i: A
1 X8 L/ S* ~9 q# [

  I" Q9 a/ {7 y/ u4 n2 v) Z+ J7 z; Z& B
" `. i( T+ l/ m  C9 U. f$ J4 j
2 X0 I. Y5 q# |8 r

0 J- c4 _$ X# w  l& U, q====
% ^% }6 ^/ a5 C' K+ B小议:请留意上述红字部分。地铁门夹人已经不是第一次报道和分析,难以想象同样问题及同样分析结果依然存在。
沙发
发表于 2010-7-8 08:42 | 只看该作者
安全与性能是相对的,不可能为了绝对的安全无限制增加列车的成本
# X4 E8 H4 y. O# r5 M本次事件受害者自己责任
板凳
发表于 2010-7-8 08:51 | 只看该作者
我感觉事主有责任的。说得不好听点:急着奔丧呀!
地板
发表于 2010-7-8 09:11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两位说的点偏激,事实上列车确实有问题,前不久我手拿着一把伞上地铁,因上车的人多,伞被列车门夹着,但车不能报警及松开,最后等列车下车才把我的伞松开,我想,如果是我的手怎么办?
5#
发表于 2010-7-8 09:17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还是要首先提高民众安全观念,如果说民众安全观念不强,就算最人性化的东西都会发生意外.
6#
发表于 2010-7-8 09:43 | 只看该作者
对此,轨交部门提醒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应注意安全,千万不要在列车车门即将关闭时强行上车,以避免发生意外。
5 D9 N' B2 ], m. l& W: i
" C, {/ v6 i9 [2 j& q0 a
! k! K3 \9 ?8 ?! |0 _. D楼上的没发现吗,中国出事故,有关部门都是提醒人民群众自己提高警惕;而国外出了类似的事情,都是相关部门内部检讨,找解决的方案。. Y  G9 r6 C# \; K% ~
4 s0 s- j1 o2 Z- ]$ V3 `& s
完全不同的态度
7#
发表于 2010-7-8 10:49 | 只看该作者
内弧形站台??设计上已经是失误,因为这样列车长无法确认是否有乘客被夹,解决方法只有增加人手确认没有人被车门夹住。电动门压力感应只算是一种辅助性的保护装置,因为电动门也是会失灵的,不能完全靠这个做保护。乘客的安全意识是一个大前提。如果上述三方面有一个是处于正常的意外就不会发生,相反,三种情况都处于最恶劣情况,就会导致意外。
8#
发表于 2010-7-8 11:13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照一楼 二楼的说法那我们现在做的非正常工作试验都不用做了 都靠用户自己保护自己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08:57 | 只看该作者
安规网作为一个技术论坛,建议大家是否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讨论,以便至少在理论上提高产品安全技术的进步:( Q4 c- m, s, m6 X: v
5 n  W$ T: \. c$ t* \7 |; L
1. 如果让我们来主导门安全机制的设计,我们会怎样设计?
2 X6 y: Z; l3 X* ]* {: C- g4 f2 `2. 我们会如何确保这些安全机制不会在使用中、维护时被无意间旁路?
! f+ w3 ~  b5 }, x
; T6 A( t, }: B" ?7 U$ m( \0 c也许讨论一下,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联锁及其可靠性的理解。
10#
 楼主| 发表于 2010-7-9 09:00 | 只看该作者
安规网作为一个技术论坛,建议大家是否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讨论,以便至少在理论上提高产品安全技术的进步:6 s; P9 p$ {7 ~  o1 ~
% D6 I8 i) B/ W' t
1. 如果让我们来主导门安全机制的设计,我们会怎样设计?6 f' ?% h  s4 U! A3 y5 f% s/ J
2. 我们会如何确保这些安全机制不会在使用中、维护时被无意间旁路?
" L' x3 P4 I, \: [5 m% O$ t; w3 @  z* T. z5 ~3 N
也许讨论一下,有助于我们提高对联锁及其可靠性的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安规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安规网为您推荐上一条 /2 下一条

QQ|关于安规|小黑屋|安规QQ群|Archiver|手机版|安规网 ( 粤ICP13023453-10 )

GMT+8, 2024-11-30 12:05 , Processed in 0.08739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广东安规赞助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