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要求,加快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技术开发、装备研制及大规模应用,攻克大规模供需互动、储能和并网关键技术。 推动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技术的研发应用。' f' J* l3 ?0 m( E( w
, ]: x, I; @$ j5 Y' i8 ^8 q
以下为通知全文:
* C$ M$ Z3 y% Q3 r- |3 D
8 e7 ]) y k3 y) E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_' i/ @, c5 P9 z! K6 C$ }* k/ ?$ U
0 R2 E1 L' y) `7 Z) `; w《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主要内容如下。
8 B/ w% I0 Y9 l- M8 G- R' J0 r6 r2 @+ v
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这是中央在新的发展阶段确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关键、带动整体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为加快实施这一战略,特制定本纲要。
3 S) F$ v6 @$ T& c$ e2 r, ]6 N" C
: O, A' T) j3 l( e5 J5 J一、战略背景3 i: ~0 V& I4 @
" E, p8 @$ a/ c6 v! g& ]创新驱动就是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发展方式向依靠持续的知识积累、技术进步和劳动力素质提升转变,促进经济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进。
$ |/ z; c: G4 J' P8 ~! T' l }7 }4 _
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国家力量的核心支撑是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强则国运昌,创新弱则国运殆。我国近代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是与历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导致科技弱、国力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真正用好科学技术这个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和有力杠杆。/ y' m4 ^/ p/ S3 x; W
1 g' U* R0 O U. L6 O3 J) |创新驱动是世界大势所趋。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军事变革加速演进,科学探索从微观到宇观各个尺度上向纵深拓展,以智能、绿色、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革命将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颠覆性技术不断涌现,正在重塑世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创新驱动成为许多国家谋求竞争优势的核心战略。我国既面临赶超跨越的难得历史机遇,也面临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惟有勇立世界科技创新潮头,才能赢得发展主动权,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 ~8 X- ~$ G ]/ D
1 @4 t& {5 H7 q; E创新驱动是发展形势所迫。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发展动力不断减弱,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开辟我国发展的新空间,实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
7 p$ X) r& v% t( P1 A
# y) h0 P5 m# P# ~' {当前,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已具备发力加速的基础。经过多年努力,科技发展正在进入由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的跃升期,科研体系日益完备,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经济转型升级、民生持续改善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对创新提出了巨大需求。庞大的市场规模、完备的产业体系、多样化的消费需求与互联网时代创新效率的提升相结合,为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能够有效结合集中力量办大事和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
S% j$ o4 x; T2 W/ I6 a% U6 x! u; q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发达国家在科学前沿和高技术领域仍然占据明显领先优势,我国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适应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亟待建立健全,企业创新动力不足,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经济发展尚未真正转到依靠创新的轨道。科技人才队伍大而不强,领军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乏,创新型企业家群体亟需发展壮大。激励创新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氛围仍需进一步培育和优化。
* g2 j& s) O* b( L3 c2 f% J, ~
+ J1 s8 `* p& h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阶段,必须始终坚持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让创新成为国家意志和全社会的共同行动,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新路径,为我国未来十几年乃至更长时间创造一个新的增长周期。
- [( j( l$ j' U# m6 v
* [8 Z; `6 c/ T" f2 N! e; c二、战略要求
/ m# u8 |* X7 l% o
4 k, {8 x @! R(一)指导思想$ F/ Q. `0 x6 \% b# d
6 _ I9 Y1 o! V( |' @& p+ v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国家的优先战略,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带动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以高效率的创新体系支撑高水平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动力根本转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动力。
6 ^' z6 s( W7 l$ y* L9 o$ V% R& `' J* W5 F* Z4 b
(二)基本原则; t' a/ ? x$ l" @
. G, s8 z$ K2 R3 E7 F0 B; z1 Q紧扣发展。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明确我国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在关键领域尽快实现突破,力争形成更多竞争优势。
4 p+ R7 }! s: v7 U; O4 S0 H: ~* v8 G7 m' w/ o
深化改革。坚持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同步发力,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规律,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构建支撑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环境。( M/ S5 f" L. x) E. E9 X! ~% O
4 N( c6 J( [) `2 R# }) i
强化激励。坚持创新驱动实质是人才驱动,落实以人为本,尊重创新创造的价值,激发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汇聚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 @2 c3 W" {+ {6 O* |% S4 i
6 X; t, C# L f( p( {( r扩大开放。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全面提升我国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位势,力争成为若干重要领域的引领者和重要规则制定的参与者。
' f3 H% p+ g) x& v& |3 s9 u8 Y; W
) h& x G; h) I2 y4 I(三)战略目标
+ t) O$ u1 t/ c, x. m" r9 [
/ d( v9 t: i" ~0 _分三步走:
1 z% g o, U( ?* m7 w. z+ T3 l1 r k$ c( {; C% U
第一步,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基本建成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 j9 W5 [( T- T& ?8 C
5 X2 R2 {/ w4 ]. h( y$ m% e; j——创新型经济格局初步形成。若干重点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成长起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7 m' Y2 J y2 s) U0 d/ J" j. V: I% T. @
/ Y4 [4 W3 d$ ]; H* }
——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面向未来发展、迎接科技革命、促进产业变革的创新布局,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一系列重大瓶颈问题,初步扭转关键核心技术长期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在若干战略必争领域形成独特优势,为国家繁荣发展提供战略储备、拓展战略空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v4 {% P3 E1 J0 X0 `
) W# Q6 d! }7 P) k* t0 Y) M8 o( X6 \/ }
——创新体系协同高效。科技与经济融合更加顺畅,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新链条有机衔接,创新治理更加科学,创新效率大幅提高。
" ]! s: I6 A( b/ i# ]
7 j# [; g! q- p9 ~0 U2 F2 P! O——创新环境更加优化。激励创新的政策法规更加健全,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形成崇尚创新创业、勇于创新创业、激励创新创业的价值导向和文化氛围。: U. `; S7 j- y
. C; |6 a; G/ O" ?4 D, T
第二步,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 h9 j G( ^- M0 {: }
3 s, t1 ?8 A, T c. T6 M1 X——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不断创造新技术和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新需求和新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更高质量的就业、更高水平的收入、更高品质的生活。0 S: A1 F: Q4 @0 N) A% H! s. d
' c9 y8 j0 h/ c% ]7 J2 t& E4 {& v2 w
——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在若干战略领域由并行走向领跑,形成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产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攻克制约国防科技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
; N7 P: X4 [; _' L$ \
8 w3 M" L) Y) P+ K' y——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实现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1 K" f1 R- K: e8 r, q
m8 L6 w0 g3 e' ?/ w——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 s2 ^0 K- I% k- d: f- L
6 {. X' j8 u6 w2 q第三步,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为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支撑。# {& a( v0 A" E5 C3 H
& |( d% g! H% u# a3 j8 f! {& i
——科技和人才成为国力强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创新成为政策制定和制度安排的核心因素。
+ j! H' @% V( K, J) D5 n. G) I8 v z0 _/ d* K6 x4 |6 d
——劳动生产率、社会生产力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全面创新,经济发展质量高、能源资源消耗低、产业核心竞争力强。国防科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2 ~, e) N( L% p- c% H' P% j5 }
8 @& b9 S8 B5 |4 @——拥有一批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研究型大学和创新型企业,涌现出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和国际顶尖水平的科学大师,成为全球高端人才创新创业的重要聚集地。
) T) `9 \ s+ r% { N- z4 b; K4 p: I: d. h+ i
——创新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更加优化,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产权、包容多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理念和价值导向。
, e' `' e! u3 m d6 }: Y |